花棒槌,里面掏空了放上几粒石子,装上把儿,一摇哗啦哗啦的响。这些木华华一律抹了红的黄的绿的颜色,看起来花花绿绿的很是惹眼。还有各色各样的气球,一吹涨得大大的,很是神奇,还有一种就一根绳,用气筒打了气就成了一根棒棒,再七扭八扭的配上气球就变出一朵朵花来,实在妙极了。女孩子会要彩色的塑料和彩色的棉花加细细的铁丝捏出来的花儿,戴在头上虽然自己看不见,但被人家夸漂亮还是得意至极,眼睛都笑成了一道缝儿。再有就是吃的了,糖块儿不稀罕了,用爆米花和糖稀做的花酒团子成了抢手货,大个儿的五分钱一个,小个儿的二分钱一个,也有用细细的洋线串成串儿的,下面系一窄条醒目的彩色小纸条,诱得人口水就流出来了。一般卖气球卖花的都会打拨浪鼓,卖花酒团子的则打锣,想要什么一听打的家伙就知道了。他们也是这个日子里最受欢迎的人,走到哪里都会被成群结队的孩子和孩子的妈妈们众星捧月般围起来,那笑就在脸上荡漾开来。
过了初一,就是初二,初一不能动的东西都能动了,动刀切菜、打水做饭自是非动不可的,打扫卫生也是十分迫切的,别的不说,初一烧纸烧的的纸灰,来人和自家嗑的瓜子皮、落生壳满地都是,再不打扫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。邓金柱的爹就喊邓金柱去井里打水,自家一边喂牛一边扫地。本来不用喊邓金柱的,可今天是初二,要走亲戚的,特别是邓金柱,还是早点起来准备准备的好。走亲戚可是有讲究的,道是初二的外甥初三的。这里一律管闺女或姐妹的孩子叫外甥或外甥女,管女儿的丈夫叫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初二是外甥去姥娘家舅家的日子,初三是女儿女婿看望爹娘丈人丈母娘的日子,也可以理解成初二初三是闺女带孩子回娘家走亲戚的日子。邓金柱以前这日子都是去舅家的,现在结了婚就不一样了,就是杨家的了,更何况是第一次正正经经以的身份去呢,自然是要好好准备一番的。这次去葫芦湾走亲戚其实对杨翠玲才是重要的,她这次回娘家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回门,婆家只要准备一下丰厚的礼物就好了,娘家则要隆隆重重的办酒席。所以,回门是一件马虎不得的事。邓家就找了个人作陪,这个人的名义是挑筐的,到杨家则要跟主角邓金柱一起坐在上席上,替邓金柱挡驾喝酒。邓金柱找的是近门的邓金生,酒能喝,拳也划得不错。吃完早饭,三个人就骑着两辆洋车子去了,一辆带人,一辆带礼物。
在葫芦湾,杨家是老门老户,户烟大人口多,老亲戚也多,办起酒席来就很热闹,堂屋里两张方桌并成一个,坐了十二个人,邓金柱和邓金生谦让再三也还是坐了上席。条几的烛台上,点起了邓金柱带来的蜡烛,外面一点起鞭炮,大总管致了词,饭就开席了。大家略略的让一下邓金柱算是礼貌,邓金柱自然识趣,在家里爹娘不知道唠唠叨叨的提醒过多少遍,耳朵都快磨出膙子了,哪里敢多喝?陪也是心照不宣,并不勉强他,只和邓金生喝。邓金生可不傻,虽说能喝,可这不是他发挥的地方,就说自己不会喝,可是喜事一场,没酒就不热闹了,他就喝一个,失礼不陪大家了,请大家别跟他一般见识。说完,端起酒杯咕嘟一口就把酒喝光了。又故意说,金柱哥,你找我来可没找着,给你丢人了,不过不能怨我,只能怨你没眼力,要怨的话就等回家咱弟兄再说。众人见他说得滴水不漏,又诚恳非常,也就不再下劲逼他。
下午回家的时候,邓金生说,嫂子,瞧瞧大娘给你封多少钱啊?杨翠玲说,她也没钱封多少都中。邓金生掀开盖筐的毛巾看了,是一百块。邓金生说,哟,还不少哩!又问,金柱哥,你偷的啥?这里有这么个规矩,新第一次回门要偷偷把丈人家的一件餐具偷回来,据说能把丈人家的福气带回来,因为是偷的,所以并不影响丈人家。规矩什么时候兴起的已无从考证,多少年来都这样,邓金柱也不敢坏了规矩。见邓金生问,邓金柱就怪难为情地笑了。邓金生就说,拿出来看看嘛。邓金柱说,别看了,走吧。说得杨翠玲也紧张起来,怕邓金柱忘了没偷那可不好。邓金生说,看看有啥吗?邓金柱被逼不过,只好拿了出来,是一把调羹。邓金生就挖苦起来,说,你看你,唉,咋不长进哩。嫂子,寻他可亏啊。说得两口子云里雾里的,只好陪着笑。邓金生说,您不知道啊,你说弄个屌调羹光有吃的,可没喝的啊!见两口子被他说住了,接着说,你要是偷个酒杯不就好了,人家说喝酒叨菜喝酒叨菜,有酒喝就会有菜吃啊!两口子这才如梦方醒,但已经过去了,再没机会挽回了。杨翠玲和邓金生倒不是迷信,而是即是规矩就有规矩的道理,不守规矩总不大好。邓金生看两口子失望,忙说,还算不赖,赵德营的赖货精得不得了,回门还不是忘了偷了?两口子这才高兴起来。杨翠玲突然想起来,忙又掀了筐拿出五块钱来递给金生,说,这是给你的挑筐钱,别嫌少。邓金生笑嘻嘻的说,咱自家还讲个啥啊?杨翠玲就塞到了邓金生兜里。邓金生要掏出来还杨翠玲,被她一把抓住了手,就笑了,说,这,多不好意思啊。杨翠玲说,给你的你就拿着吧。
四、过新年(4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